【陽光伏特家企業參訪|走進台灣最大全民電廠平台,探索能源轉型新路徑】
在台灣再生能源快速發展的浪潮中,陽光伏特家作為全台首家取得再生能源售電業執照的業者,長期致力於推動全民參與綠能、打造共享型電廠平台,迄今已累計吸引超過 3 萬名投資人、建置逾千座太陽能電站。3/27 (四),SIC 永續影響力投資有幸前往陽光伏特家進行參訪交流,並邀請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-馮嘯儒 Edison,向天使投資人們深入分享台灣綠電市場的現況與挑戰,以及陽光伏特家如何透過創新商業模式,成為推動能源轉型的關鍵中介角色。
▍綠電市場現況與挑戰:企業買不到綠電,問題出在哪?
隨著企業永續意識抬頭,愈來愈多企業積極尋求綠電採購方案,然而許多中小企業雖然具備購電意願,卻面臨陷入「買不到綠電」的困境。目前台灣綠電市場處於資源高度集中階段,綠電幾乎被大型企業(如台積電)透過長期合約大量包下,導致市場上能自由流通、可供中小企業採購的綠電量極為有限。
▍陽光伏特家的角色與策略
在台灣綠電市場高度碎片化、制度門檻高、交易流程複雜的環境下,陽光伏特家致力成為整合供需、簡化流程、降低摩擦的關鍵中介服務商。其核心價值在於--協助企業突破「買電難」與電廠「賣電難」的瓶頸,透過創新設計與數位工具,提供即時、高效的電力交易解決方案。
🔹從平台商邁向「綠電協調者」
陽光伏特家不僅是平台,更進一步發展成「交易系統設計者」的角色,負責串聯中小型電廠與用電企業,打造全方位的配對與管理服務。綠電交易平台:聚焦於中小企業與用電行為不穩定的產業(如服務業、製造業),協助其與小型電廠進行智慧配對,解決時間重疊與合約設計難題。
🔹營運策略與能力核心
聚焦「住宅型屋頂」,避開競爭紅海:不同於進入大型地面型電廠市場,陽光伏特家專注於高密集度的都市屋頂資源。這些空間除發電效益外,還具備遮陽降溫與房屋價值提升等附加價值,對屋主而言更具吸引力。
▍結語:讓綠電流動,從制度鬆綁到流程創新
綠電市場的永續發展,除了仰賴政策推動,更需要制度設計與商業模式雙軌並進。從政府鬆綁「三轉一」政策,到陽光伏特家以平台思維重塑交易流程,能源轉型正逐步從理想走向實現。然而,若要真正釋放綠電市場的流動性,仍須持續突破價格障礙、建立標準化交易機制,並引入金融與中介角色,共同分擔風險、完善市場基礎。
最後,誠摯感謝陽光伏特家執行長 馮嘯儒 Edison 深入、精彩的分享, 以及陽光伏特家夥伴們的細心安排與接待,讓此次參訪充滿啟發與收穫。期待未來有更多與陽光伏特家的交流機會,攜手推動綠能普及與能源民主化,持續為台灣永續發展注入創新動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