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位健康市場的深度分析:交易下滑中的遠距醫療亮點
🔴一句摘要:
2023年第二季度,數位健康市場交易活動達到新低,但遠距醫療領域卻逆勢上揚,顯示出其在當前環境下的獨特價值和市場潛力。
✨三個重點:
1. 市場總體環境的變動:
數位健康市場在風險資本投資活動中呈現強勁增長,特別是在遠程醫療和數位護理管理領域,共籌集了超過430億美元。令人矚目的是,根據PitchBook中圖表資料顯示,到2021年,數位健康的風險資本退出活動中的價值達到了約160億美元,是前一年的四倍。但到了2023年,退出價值似乎有所下降,這可能與市場整體的波動和數位健康產業的成熟有關。
2. 遠距醫療的市場地位:
在這片陰霾中,遠距醫療領域卻成為了一道亮光。這不僅反映了人們對於遠程醫療的需求增加,也顯示出這一領域在技術和商業模式上的創新。遠距醫療的資金動能增加,意味著投資者看好其未來的發展潛力。在2023年第二季度中,特別引人注目的交易有,數位健康平台 " Spring Health " 募資7,100萬美元,以及專注於 "Medicare Advantage " 的行為健康平台 "Author Health" 完成了1.15億美元的初創期風投融資(early-stage VC round)。這些交易進一步證明了遠距醫療在當前市場中的重要地位。
3. 未來展望與策略建議:
2023年的數位健康退出價值雖然有所下降,但這只是市場發展的一個階段,並不意味著未來不具有投資價值。事實上,遠距醫療領域的成功便告訴我們,只要能夠抓住市場的需求和趨勢,並進行有效的創新,即使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中,新創公司和投資者仍有機會尋找到成長的空間。
💡SIC洞見:
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2023年第二季度的數位健康市場,特別是遠距醫療的崛起。科技進步使人類壽命延長,但也導致全球人口老化。據WHO數據,2050年,60歲以上人口將從2019年的10億增至21億。臺灣在2018年已進入高齡化社會,預估2026年將成為「超高齡社會」。但醫療資源在臺灣分布不均。雖然根據衛服部《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(108-112 年度)》資料顯示,全臺平均每萬人有20.15位醫師,超過WHO的標準,但南投、花蓮、臺東及離島的醫師數量仍不足。這突顯了臺灣城鄉間的醫療資源差距,並暗示未來這些地區將面對更大的醫療壓力。
儘管臺灣已實施「遠距醫療給付計畫」多年,尤其在偏鄉地區。但醫療不平等不僅在偏鄉或離島,也可能影響所有弱勢族群。疫情趨緩後,多數遠距醫療服務已暫停,僅剩的部分由政府補貼或病人自費。雖然臺灣的科技產業先進且民眾對新科技接受度高,但遠距醫療因法規限制尚未全面普及。衛福部去年提出的《通訊診察治療辦法》修正草案,旨在擴大遠距醫療的適用範疇,但預期的修法進度仍未完成。
但是從長遠來看,SIC認為遠距醫療和遠端監控的使用看起來也很有前景。遠距醫療正在重塑整個醫療保健產業的輪廓。許多政府已經制定了更有利於遠距醫療的政策環境,新加坡議會通過的《醫療服務法案》(HCS )證明了這一點,該法案基本上使遠距醫療及其監管合法化。這些進步表明虛擬醫療保健將繼續存在。影響力投資有可能將數位醫療保健提升到新的高度,並解決過去的不便和難以獲得的問題。
🔗文章連結:https://pitchbook.com/news/articles/market-map-digital-health-q2-2023?fbclid=IwAR10ciVa2wH0DTYiY4Fef8I8X1jBhhVdWSNrq-qwvjKfkkQGuWWaVmMfab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