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C × Startup Island TAIWAN - SV Hub|共築台美創投新觀點
2025 年 9 月 15 日(矽谷時間),由 SIC 永續影響力投資與 Startup Island TAIWAN - SV Hub 於矽谷 Taiwan Tech Week 共同舉辦的——Workshop|Startup Investing from the Inside Out 圓滿落幕。本次活動邀請四位來自矽谷第一線的創業者與投資人,從創投內部視角切入,深入解析 AI 資本熱潮下的募資策略、創業者的核心能力,以及如何在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創業場域——美國市場打造自身的國際網絡與融資優勢。
此次 Workshop 不僅是 SIC 持續拓展國際化布局的重要一步,建立在矽谷新創生態系中的實質參與與早期項目投資觀察,也以台灣為起點,攜手策略夥伴 Startup Island TAIWAN - SV Hub,在美國這一全球創投的核心市場上,實現台美跨境資源對接與深科技共創的雙向交流及合作。
▍台灣新創如何在矽谷站穩腳步?來自第一線的實戰觀察
近年來,矽谷創投生態系出現明顯的「極端化」現象:少數 AI 領域的頂尖團隊吸引大量資本與高估值,其餘新創則面臨高度競爭與嚴苛的募資條件。講者指出:
資金傾向集中投注於極少數可能勝出的明星團隊,而非廣泛撒網。
初創公司若無 50–200% 月成長的「爆發性指標」,建議先穩健發展商業模式,再行募資。
政治與法規風險升溫,尤其需留意如 CFIUS(美國外資審查委員會)等法規對國際資本的潛在影響。
這些訊號為台灣創業者提供警示——進軍美國市場,不能只靠技術優勢,還須搭配成熟的市場策略、法規意識與強大的國際敘事能力。然而,若能正確選擇切入點,如製造科技、硬體融合應用等 AI 資本尚未全面滲透的領域,反而有機會搶得先機。
▍以人為本的創投新敘事:創辦人特質 × 國際社群影響力
本次與談創業者的經驗不約而同指向一項共識:早期投資的核心,是「人」而不是產品。
「變通力 × 執念力」:創辦人需展現在逆境中快速調整方向的能力,並對所解決的問題有深層執念。
打造「超額認購」氛圍:一位創業者分享其曾於短時間內安排超過 150 場投資會議,藉此營造市場 FOMO(錯失恐懼)心態,形成主動追價效應。
社群即資本:在矽谷市場,創辦人若能主動組織活動、營造小型圈內社交網絡,將大幅提升其市場能見度與關鍵人脈滲透力。
這些經驗不僅對台灣創業者具備高度參考價值,也正體現 SIC 長期推動的「策略性國際鏈結 × 深度陪伴型投資」投資理念。
▍台美深科技三大合作願景:從對接到共創
未來 SIC 與 Startup Island TAIWAN - SV Hub 將在國際化生態布局上,聚焦三大面向持續深化合作:
促進跨境資本鏈結:建立台灣新創與美國創投、天使投資人之間的實質對接與共投機會。
強化企業端市場合作:鏈結美國大型企業資源與場域機會,協助台灣新創落地應用。
推動深科技雙向交流:鼓勵雙邊創投與創業家在 AI、智慧製造等核心領域進行技術、人才與資本的雙向流動。
▍感謝每一位共創者,攜手打造國際創投新路徑
SIC 誠摯感謝本次四位講者 David Wu, Sabrina Paseman, Kevin Hsieh 與 Eric Lay 以深度經驗與實戰故事引領大家理解矽谷的投資邏輯與創業文化,以及主持人 Gulia IR 與 Kyle Chen 的引導,也特別感謝 SIC 矽谷代表處夥伴 Peichun Chiang 與 Angela Chen 的全力支援,讓本次交流順利落地,Startup Island TAIWAN - SV Hub 團隊協助整合在地資源、串接講者人脈與活動策劃,成為台美合作的強大後盾。
SIC 將持續以資本、人脈與國際策略為橋梁,助力台灣創新團隊鏈結全球,打造「由創業者共創、面向國際市場」的新創生態系。
🔗 歡迎加入 SIC 永續影響力投資全球社群:https://sic-global.circle.so/sic-intro